卷,也成为了跨境支付领域的高频词。
相对于国内支付业务来说,跨境支付在近几年一直被认为是更有机会的支付发展方向。这背后是外贸不断增长、政策不断放开等因素加持,然而随着入局者不断增加,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许多人不禁在问,跨境支付的发展窗口期还有多久?
疫情之下的危与机
2019年4月,外汇局发布《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汇发〔2019〕13号,简称13号文),支付机构的外汇结算业务由试点步入正轨,虽然没有直接发放新的许可牌照,但依旧需要重新过审备案,没有业务量的机构开始退出该市场。同时,13号文也让银行可以备案并进入该市场。该文发布之后,银行与支付机构是产业上下游关系,但又同时变成了竞争对手。
彼时行业对该文带来的影响还在评估中,一方面,我国是外汇管制国家,对外汇相关支付的监管即使有所放开,也仍然是强监管领域;另一方面,规则的明确,利于放开支付机构的手脚,积极探索跨境支付的已知与未知领域。总体的舆论基调来看,仍然是未来可期。
到2023年5月,通过跨境外汇支付业务备案的支付机构仅仅有23家,而原来试点的支付机构则有30家,这其中还有若干家新增的机构,整体的备案通过率约是63%。如果算上新增的14家银行,总共有37家机构,这仍然是不会放松的强监管领域。
但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出现了,而且一来就是3年。
疫情发生之后,原来的外贸业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外籍客户在疫情期间难以来华,这使得以小商品出口为主的南方各省市都面临“客户进不来,商品出不去,货款收不回”的窘境。
于是,外贸商家更加偏向于线上的销售方式,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迅速火热,这就是跨境电商b2c方式,此类收款拥有平台合规背书,相对更容易;还有一部分外贸商家主要从事跨境b2b生意,中国商家与全球的买家交易,货款到账时间不确定、买家身份难确定、各国政策复杂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原有的三单合一外贸收款做法难以适应彼时疫情特殊时期的跨境收付款需求。
由于收款不便,彼时许多外贸企业都或多或少的收到过地下钱庄的资金,叠加电信诈骗洗钱影响,使得多个外贸强省都经历了“冻卡潮”,外贸企业急需合规、便捷的跨境全讯担保网的支付方式。
针对这一情况,2020年5月,我国疫情有所稳定之后,外汇局发布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的通知》(汇发〔2020〕11号,以下简称11号文),该文让很多跨境支付业务变的更具有弹性。
比如11号文的第二条,“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可将出口货物在境外发生的仓储、物流、税收等费用与出口货款轧差结算,并按规定办理实际收付数据和还原数据申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出口至海外仓销售的货物,汇回的实际销售收入可与相应货物的出口报关金额不一致。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按现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规定报送外汇业务报告。”
可以轧差结算,汇回金额与报关金额可以不一致,这都给跨境支付业务带来了很高的弹性。这意味着货物出去之后,钱可以不必马上回来,不用全额回来。
2020年6月,也就是11号文发布1个月后,海关总署颁行《2020年第75号公告》,其中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810”,适用于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货物,并决定在北京、天津、南京、杭州、宁波、厦门、郑州、广州、深圳、黄埔等10个海关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9月,海关总署再增设12个城市的海关对该模式的支持。9810模式,被业界俗称跨境b2b出口海外仓。
11号文与9810模式的双重政策加持之下,跨境b2b收款在疫情三年间快速发展,多家跨境电商b2b收款企业交易规模呈现指数型增长。这也使得为跨境b2b企业提供跨境外汇支付通道的支付机构、银行赚了一波。
此外,外汇与人民币的兑换也不是只有依靠跨境外汇支付资质才能完成,“跨境人民币 香港mso”成为了新的选择。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年底,45家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其中43家为跨境人民币,有20家拥有跨境外汇支付资质。
在本币优先的政策之下,跨境人民币近两年也迎来了政策利好。2022年6月,人民银行《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将支付机构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范围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拓宽至经常项下。
相对于跨境外汇支付来说,跨境人民币支付的违规风险更低、政策弹性大、申请门槛更低。支付机构拥有跨境人民币资质之后,在香港再申请mso牌照,于香港完成外汇兑换人民币的业务,再以人民币形式打入境内账户,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这流程依旧可以实现跨境外汇支付的大多数服务能力。
但无论是跨境外汇还是跨境人民币,最终仍然是需要服务于跨境外贸的新业态,而新业态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跨境b2b收款的合规压力仍然是巨大的,这其中包括交易真实性还原难度大、虚假订单多、海外仓监管难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给该模式留下了较大的跨境收付款政策优化空间。
这也就有了业界的疑问,跨境支付的红利还存在多久?
发展与合规的博弈
哪有什么合规,大不了跑路。
这是多年以前外贸人调侃合规常用的一句话,长久以来,许多外贸企业都游离在监管之外,这其中就有合规细则不明确、合规成本太高等原因。曾有资深外贸研究人员向移动支付网透露,仅从税务的角度来说,很多外贸企业都是吃了不用缴税、避税的政策漏洞红利。
但是近几年我国外贸发展发生结构性改变。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跨境电商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中,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4.9%。
海关总署所说的“跨境电商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就意味着这个市场已经是有活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市场。这就不再是一个小众市场,对合规的重视也将异于往常。但合规的同时也不能打压市场活力,监管对合规的尺度把握,就像是走钢丝,然而确是要持续推进的。
2021年,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这是一个会重塑支付行业监管态势的顶层文件。
此外,2021年从事跨境支付的相关机构也收到了另一个文件,即《跨境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文件对跨境支付断直连、境外主体机构在境内展业监管要求、跨境支付尽职调查的细节要求、跨境支付外包服务要求、跨境支付违规处罚细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该文会成为跨境支付领域的顶层文件。
截至目前,两个文件的正式版均未发布。业界普遍认为,一旦《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公布,《跨境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也就不远了。毕竟确定支付机构的顶层监管机构之后,便是细分领域的细化规定明确。
2023年5月,人民银行表示《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草案送审稿)》已经完成,进入送审阶段也就距离正式公布不远了。很多业内人士预估,今年年底将可以见到《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的正式发布。
那么回过头来回答,跨境支付的发展窗口期还有多久呢?
近期,移动支付网对跨境支付行业开展了一个问卷调查,有超280跨境支付产业链参与者参与本次调研,其中64%为跨境支付服务企业,剩下36%为外贸企业、数字化服务商、媒体等跨境支付产业参与者。
当问及跨境支付的政策窗口红利期有多长时间时,45%的人认为有3-5年,20%的人认为长期存在,19%的人认为1-2年,15%的人认为5-10年。
从政策的角度来看,近半数的跨境支付从业者认为,这个红利期只有3-5年。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3/9/11 11:58:59
- 移动支付网 | 2023/8/28 9:31:30
- 移动支付网 | 2023/8/21 12:02:34
- 移动支付网 | 2023/8/14 9:53:25
- 移动支付网 | 2023/8/7 10:05:29
- 移动支付网 | 2023/7/31 10:36:53
- 移动支付网 | 2023/7/24 9:28:11
- 移动支付网 | 2023/7/3 9:27:46
- 移动支付网 | 2023/6/19 9:49:00
- 移动支付网 | 2023/6/12 9:05:09
- 移动支付网 | 2023/9/18 9:38:23
- 移动支付网 | 2023/9/14 18:08:21
- 移动支付网 | 2023/9/11 14:45:49
- 移动支付网 | 2023/9/8 10:07:05
- 移动支付网 | 2023/9/7 15: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