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贷款户数超81%!泉州农商银行打造“线上 线下”生态圈的秘诀-全讯国际

线上贷款户数超81%!泉州农商银行打造“线上 线下”生态圈的秘诀
移动支付网 林向前2022/8/22 14:16:39

导读:面对疫情反复、金融脱媒、利差收窄、竞争加剧以及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等各种压力,农商行该如何应对?

面对“数字化转型焦虑”,农商行该如何破解?

泉州农商银行以线上“数字化”和线下“场景化”为“抓手”,围绕经营特色化、内外敏捷化、场景智能化,通过大数据获客活客、智能风控、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创新突破,打造了极具特色的“线上 线下”生态圈,目前线上贷款户数占比81.29%,信用贷款占比突破43%,实现了“逆势突围”。

正文:当前,疫情反复、金融脱媒、利差收窄、竞争加剧以及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等各种压力日增,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纷纷展开了一系列的数字化转型创新,并逐步下沉服务重心、吞食农村市场,这导致许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出现了“数字化转型焦虑”。

在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指导下和监管部门的支持下,泉州农商银行把握数字普惠金融核心定义,以线上“数字化”和线下“场景化”为“抓手”,围绕经营特色化、内外敏捷化、场景智能化,通过大数据获客活客、智能风控、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创新突破,尤其是疫情期间全面优化升级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逐步探索城区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目前线上贷款户数占比81.29%,信用贷款占比突破43%,在3月泉州疫情最严重之时,该行实现存贷款增幅全市农信系统第1且市场份额“双升”,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双下降”。

线上“数字化”,提升数字经营能力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找到“党政所需、市场所缺、客户所盼、农商所能”的结合点,从而逆势突围?

泉州农商银行以数字化转变经营理念,主动打好“四张牌”,提升数字经营能力,推进创新创造价值。

基于“互补式”,有所取舍打好“差异牌”。面对激烈的市场,得益于福建省农信联社党委对设区市农商银行差异化、特色化、互补式发展模式的指导意见,该行坚持以数字化转型解决“立足”问题,以差异化经营解决“竞争”问题,细分客群,有所取舍,将主要服务对象锁定为“新三农”“新市民”和中小微企业,进一步精准划分五大客群,比如划分农民、进城务工、外出创业、新市民等低收入群体,公职人员、律师、医师等优质群体,小微企业群体、个体工商户群体等,推出系列标准化产品,其中,针对新市民制定《泉州农商银行服务新市民综合行动方案》,推出“新市民宝”产品,累计对新市民授信4029户、金额6.32亿元。同时,基于“纯信用”贷款方式,按照额度与客群收入相匹配、利率与竞争对手相匹配、准入与风控数据阀值相匹配的原则,为不同客群定制不同的信用贷款额度和利率,与同业形成“错位竞争”,实现个人贷款占比99%,其中线上贷款户数占比81.29%,且五大客群中低收入群体占比50.28%;500万元以下贷款余额、户数占比分别为91.60%、99.87%,贷款户均15.72万元。

基于“六个化”,快人一步打好“满意牌”。数字化转型的初衷是让客户业务办理更“快”、体验更“好”、服务效率更“高”。基于此,该行统筹“金融业务”本质与“信息技术”驱动,2016年提出产品标准化设想,探索规范化、标准化的经营模式和产品自动化的办理模式,经过几年的升级优化,2019年正式推出“产品标准化、办贷无纸化、风控数据化、审批自动化、营销网络化、尽职免责化”的六个化“小额标准贷”办贷模式,并以“二维码”提升产品知悉度,以掌上app实现营销网络化和线上申贷。同时,立足办贷无纸化,以“自动审批为主、人工干预为辅、风险控制为核心”的审批模式,实现“1秒钟扫码申请”“1分钟信息录入”“1分钟生物识别”“1分钟额度审批”,大大提升了客户办贷便捷度和时效性。

基于“风控网”,激活数字打好“可得牌”。针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客群存在的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如何利用大数据,激活客户“数据”,发挥“信用价值”?对此,该行采集了内外部30多个api服务接口、70多项数据指标,搭建“8 1”数据风控网,建立针对不同客群的贷前风控查询、贷中资格判断和贷后风险预警监控模型,基于客户的年龄、交易、资信、纳税等多维度数据筛选“白名单”,为小额标准贷“纯信用、线上化、个性化”办贷模式提供强有力保障。目前,该行信用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43.57%。

基于“非接触”,非常之举打好“暖心牌”。疫情之下,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扶持下的“三农”和小微企业。今年3月泉州再次暴发疫情,面对地处核心区、全行52个网点有7个处于封控区、43个处于管控区、线下服务基本停顿的困境,该行充分发挥数字金融技术优势,以“四个不”全面升级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实现了疫情期间金融服务不间断、后勤保障不断档。

一是不迷失,创建有速度的“战疫·云金融”服务平台。整合线上贷款、纾困通道、结算渠道、服务场景等13项功能,推广个人贷款“码”上贷、企业贷款“码”上办、存量客户“码”上续等线上服务;

二是不落后,探索有深度的“数字化转型”。以小额标准贷助力申贷无忧,疫情期间新增贷款2152户;以“云微易贷”推行“线上 线下”“个人 企业”双六化标准,如企业“六化”中,以“四个原则”“十不做”理念形成客户准入标准化,疫情期间企业的办贷流程也实现线上化,新增对公贷款户数432户、增幅80.75%;同时升级“战疫·无缝贷”,丰富线上续贷品种,更好地解决“出不了门、入不了户”转贷问题;

三是不躺平,搭建有温度的“云•福农驿站”。开发了集“邻里金融”“邻里健康”“邻里物业”“邻里政务”“邻里生活”等为一体的便民生活线上平台,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的综合服务;

四是不僵化,提供有力度的“科技化支撑”。除“云金融”之外,在前期构建数据管家平台、贷后管理系统、线上赋强公证等云管理模式基础上,本次疫情期间又进行一些探索。比如云防控,升级“泉•家平安”疫情管控系统,实现员工疫情防控情况和物资储备等实时监测。再如云办公,创建云效能管理系统,推动机关工作云上跟踪。另外,还积极探索云课堂、云关怀、云宣导等,比如实施疫情期间员工素质提升计划,让居家员工通过丰富的课程学习缓解居家紧张情绪,共同凝聚全员抗疫合力。

线下“场景化”,提升数字服务能力

近年来,泉州农商银行依托数字化转型,通过跨界、融合,借助平台、场景,将传统银行服务模式和创新科技有机融合,逐步构建以客户、场景为中心,以“金融 非金融”“场景 交易”为核心的社区式、场景式的金融生态圈。

多维度触达,打造“线上 线下”立体化服务体系。该行聚焦客户的“痛点”“堵点”,发挥现有平台优势和科技优势,立足客户需求嵌入生产生活等场景,如:

结合疫情防控需求,联合腾讯海纳推出“泉·家平安”疫情防控系统,在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以“线上远程办理、线下无接触核验”的无接触管理和“信息向下传播、数据向上收集”的信息闭环管理,有效提高疫情防控数字化水平;

结合鲍鱼、枇杷等农产品因疫情滞销的实际,上线“云助农”、开展“云直播”等方式助力农产品销售;

另外,结合今年3月疫情的特殊情况,成立6个抗疫临时党支部、全辖创建“无疫支行”,选派114名金融助理深入基层社区,协助疫情防控和应急金融服务,还上线“农信红”在线咨询平台,在线为群众提供“一对一”“点对点”金融咨询服务。

多场景覆盖,打造“c端 b端 g端”金融生态圈。场景无分大小,都需要用心经营。该行聚焦居民(c端)、企业(b端)、政府(g端)需求,加大场景金融服务力度。

一是围绕居民需求,构建“金融 民生”社区式金融生态圈。如拓展了“支付 校园”“支付 景区”“支付 食堂”等场景;

二是围绕企业需求,构建“金融 产业”商圈式金融生态圈。如分别针对商超、自助销售、出租车、小摊贩、宗教寺庙、殡葬馆等行业,以“智慧 ”等金融场景提供支付结算支撑;

三是围绕政府需求,构建“金融 政务”融合式金融生态圈。如依托福建省农信联社“三资”平台,积极对接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推广“福农e政”系统代发扶贫(惠民)资金,并完成农村低保、城市低保、特困补助等惠民资金的试点发放,累计发放33.47万笔;在三资平台系统内,推广银农直联功能,帮助村居农村资金、资产和资源实现规范透明管理。

多业态融合,打造“金融 生活 产业”综合服务平台。2020年9月,该行突破传统,将科技与金融碰撞、文化与场景融合,创建融“书香、智慧、共享”为一体的主题银行,打造了一个“全产品、共享式”智慧网点。今年以来,还整合政务、医务、党务、商务等便民服务功能创建了“福·邻里中心”,为周边学校、企业、居民等创建15分钟线上线下生活便民圈。除此之外,该行积极落实福建省农信联社“党建 金融助理 多社融合”战略工程,与组织部、乡村振兴办、供销社、水务、住建、文旅、移动等部门或单位搭建“多社融合”机制,探索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五位一体”为核心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点,积极打造线上线下无边际服务,比如在蝴蝶兰产业村打造集金融超市区、物流收发区、便民服务区等为一体的福农驿站,以及智慧化、自动化的福农智慧商超;在古城文旅金融上,拓展金鱼巷金融助理·巷长工作站、连发锡铺·金融驿站、泉州府·刺桐驿站等,打造特色产业展示和特色金融服务站点。

数字经济时代,抢住机遇的农信同行也纷纷在这波数字浪潮中提升了农信服务,彰显了农信自信,也增强了农信力量。未来,泉州农商银行也将紧紧围绕福建省农信联社深化高质量发展转型“三个三”战略,进一步强化数字转型、与客同行,主动当好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主力军。

作者:福建泉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