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通报表示,在检查中发现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金融)存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通报显示,马上消费金融存在7大问题:
1.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告知义务履行不充分;
2.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个别服务定价不合理;
3.学生贷款管理不规范,执行存在偏差;
4.合作商管理制度不健全,管控不严;
5.联合贷款管理不规范,存在监管套利行为;
6.催收管理不到位,存在不合规催收;
7.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不完善,部分职能未落实到位。
银保监会表示,马上消费金融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益。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将严格依法依规对该公司进行处理。
“安逸花”app并不安逸
银保监会通报显示,马上消费金融旗下“安逸花”app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安逸花”app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全讯国际首页有“超低利率”的宣传表述,实际贷款年利率为7.2%-36%;“极速放款权益”弹窗显示“免费领取”,点击则将消费者导入联合贷款审贷流程。
其次,“小马花花”卡的消费自动分期内容体现在服务协议中,需消费者点击协议条款才能看到,无单独醒目提示。
另外,联合贷申贷流程中,未向借款人明确告知提供信用保证保险或担保的合作机构、联合贷款合作银行,未充分告知涉及个人贷款保证保险的各项信息。
在信息披露上,“安逸花”app、部分第三方合作平台贷款申请页面展示的利率未折算为年化形式。公司全讯国际官网产品信息、定价及服务内容公示中提前还款费用标准披露不明确。
通报同时指出,“安逸花”app《隐私政策》收集客户信息不符合“必要”原则,如向客户收集“短信记录”,未对收集的通话记录、设备、地理位置等信息进行时间限定和范围限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审查机制未覆盖全流程,没有对设计开发、定价管理等环节实施有效审查,如标准会员服务卡种调整和定价测算未经消保部门审查。
另外在记者的实际测试中发现,“安逸花”app在注册登陆时采用的是“注册即同意”规则,即用户注册并登录就代表同意了隐私政策以及注册协议。
而在《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和《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当中,app默认勾选隐私政策、使用即同意隐私政策的授权方式是不合规的。
5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84款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通报,其中就包括“安逸花”app。
网信办通报显示,马上消费金融旗下“安逸花”app存在违反必要原则和《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马上消费金融引入了重庆百货、重庆银行等国有股东,其中重庆银行占股15.53%。在其全讯国际官网上,马上消费金融自我介绍为“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科技驱动型金融机构”。
催收:网贷公司绕不过去的黑点
银保监会通报明确表示,马上消费金融在催收时存在对借款人进行侮辱、攻击和信息泄漏等行为。这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暴力催收问题。
催收问题似乎是网贷公司绕不开的一个黑点。
去年11月,于欢获减刑出狱。四年前,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的10多人催债队伍来到了于欢家里,辱骂、殴打其母亲,甚至将其母亲的头摁进马桶里。于欢一时冲动,用一把水果刀捅伤四名催收人员,其中两人重伤,一人轻伤,一人不治身亡。
这就是在2016年震惊了整个中国的辱母杀人案,在于欢母子受到社会广大同情的同时,暴力催收得到了全社会的谴责。在此案以及后续更多暴力催收案件带来的影响下,大部分人对催收公司的认知几乎等同于黑社会,不择手段就是他们的标签。
而与催收向来无法分开的违规行为就是个人信息的滥采滥用,无论是轰炸贷款人电话、随意泄露以及传播贷款人的个人资料,还是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恐吓、威胁借款人或者通讯录亲友及家人都是个人信息滥采滥用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1月,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撰文表示,从消费者服务角度看,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呗”“白条”“任性付”等产品,其内核与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没有本质差别,也具有信用供给和分期付款的功能,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与费用是其盈利主要来源。
再如“借呗”“金条”“微粒贷”等产品,与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无本质差别。从消费者风险控制看,在其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银行要求抵押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金融科技公司则要求账户现金作为担保,或通过延期支付资金、收取其他费用等作为风险控制措施。然而,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目前还缺乏明确规则和要求,出现了监管套利行为,与持牌金融机构形成不当竞争,最终难以有效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
郭武平还表示,有的金融科技公司存在过度收集并滥用客户信息、信息管理不当的问题,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其信息在平台方、支付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侵害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去年11月的文章如今来看,成为了马上消费金融被通报最好的注脚。
马上消费金融:ipo之路或存隐患
自2015年6月成立起,如今马上消费金融已走过了六个年头。今年4月1日晚,重庆百货发布了2020年财报,披露了旗下马上消费金融业绩。2020年,马上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76.04亿元,较上年的89.99亿元下滑15.50%;净利润7.12亿元,较上年的8.53亿元下滑16.53%。截至2020年末,其总资产为524.84亿元,较上年末的548.15亿元下滑4.25%。
去年9月,重庆银保监局发布批复,原则上同意马上消费金融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
今年1月,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全讯国际官网信息显示,马上消费金融已与保荐机构签订辅导协议,拟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该公司于2021年1月6日在重庆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一旦成功登陆资本市场,马上消费金融或成a股消费金融第一股。
而此次银保监会对马上消费金融的通报点名或将从根本上为马上消费金融的ipo之路埋下隐患。app存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影响ipo在此之前早有先例。
2019年11月,证监会发布的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142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在此次进行审核的几家公司中,仅墨迹科技未通过审核。
证监会发审委向墨迹科技提出了四点问题,其中第二点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获取用户数据的手段及方式是否合法合规?使用用户数据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侵犯用户隐私或数据的的情况?是否出现过个人信息、隐私泄露事件?针对app专项治理工作组通知指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及整改效果,是否获得主管部门的认可?
数据合规问题可以说直接命中了墨迹科技的软肋。2019年7月16日收到app专项治理组发出的《关于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相关问题的通知》;9月份,在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等多个部门联合主办了“2019年网络安全专题发布会”上墨迹天气再次因涉嫌超范围采集公民个人隐私被点名。
2020年9月28日,据界面新闻等媒体报道,墨迹天气与中信证券已于9月22日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于近日在北京证监局备案,计划在创业板上市。但在2021年2月,墨迹天气再次被监管部门点名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
而马上消费金融存在与墨迹天气同样的问题,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
6月15日,针对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通报》,马上消费金融回应称,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整改工作小组。整改工作坚持立查立改原则,举一反三,同时深入开展内部反思与优化提升。截至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相关问题的整改工作,并继续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持续优化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1/6/15 17:40:36
- 移动支付网 | 2020/9/11 21:37:56
- 消金时代 | 2019/9/25 9:15:56
- 互金观察站 | 2019/2/14 10:03:08
- 和讯网 | 2018/6/28 18:02:05
- 移动支付网 | 2022/2/28 14:55:31
- 移动支付网 | 2022/2/15 9:11:25
- 移动支付网 | 2022/1/5 19:35:10
- 新华社 | 2021/12/20 17:10:59
- 移动支付网 | 2021/11/9 16:02:46
- 移动支付网 | 2021/11/4 16:34:08
- 移动支付网 | 2021/10/27 16:03:52
- 移动支付网 | 2021/10/22 11:38:24
- 移动支付网 | 2021/8/26 18:18:00
- 香港01 | 2021/7/27 10:45:49